太原
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2762|回复: 0

[心情日记] 三晋餐界横刀立马,屈大将军浪迹天涯

[复制链接]

2377

主题

281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0608
发表于 2021-8-30 01:4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西
本帖最后由 优简太原 于 2021-8-30 01:47 编辑

《三晋餐界横刀立马,屈大将军浪迹天涯》


(《21世纪,山西美食与工匠的记忆》系列篇之一)

人到七十古来稀,享清福,过神仙日子,以求百年期颐。屈大将军1945年生人,今天70过6了,仍然不下战马。隋唐演义有好汉排名,个个有绝世功夫威震天下,独有晋阳府的使锤将李元霸无人可挡,誉为天下第一好汉。21世纪初的山西餐饮界若有封神榜,屈大将军可敬为无敌神。



屈大将军本名屈启晓,认识他之前,就知道太原饭店业有棵常青树。这棵树栽在太原市平阳路上。餐饮界的买卖昙花一现的实在太多,巨资盖起楼宇,贴上金砖玉瓦,红火热闹没几年,有的甚至几个月几天,地砖没有踩热乎,就门可罗雀了。哭是轻的,血本贴尽,死的心都有。做企业家很难。靠餐饮成长的企业家更难。

屈大爷从山西运城起家,后到北京发展。凭一种我能行的气概,成为山西人在京城大舞台表演的典范。酒店企业冠名”黄河京都"如此霸气。黄河黄土的哺育,骨子里的情愫。京都呢,是一种横刀立马的俯视气量。牛皮不是吹的。花甲之年,屈启晓已是三晋餐界声闻遐迩的成功企业家。60岁了,不能总漂泊在外了,回报桑梓,为生养自己的故乡做点儿贡献了。他2005年回到太原,承包了位于平阳路上的太平洋酒店。2008年产权转移,易名为黄河京都大酒店。扬帆起航,目前已是黄河京都的旗舰店。平阳路的路西,可能当初地皮紧张,盖大酒店前紧贴着市区大干道,连个停车位也没有。门脸装修的也不豪华岀众。

笔者十多年前搬到长风西街,每天上班路经黄河酒店,发现这里的风景不一般。这些年国兴家旺,繁华世界,灯红酒绿,民俗节日频频。寻常百姓都登上了大雅之堂。黄河京都大酒店门前,几乎天天拱门彩球,人水车龙。有婚嫁的,老人的寿筵,男女娃过十二,或有成年礼上学庆谢师宴等。人们腰包鼓了,晒火是必须的。也很怪气的,偌大太原市比这座酒店金碧辉煌的有的是,怎么都跑到这里挤挤仄仄的。这买卖火红到如此,让人眼气。胡说本人又好操闲心,忽然想到若干年前的山西电视广告,不断的有刷屏,"北京黄河京都酒店"。是一家吗?于是就问人。人就告诉我,这家酒店的经营人是个万荣人,可厉害着呢,北京有酒店,太原有,还有好多处餐饮企业。太原人办事喜欢往这家店子跑,因为服务好,价码子也公道。谁的钞票也不是风刮过来的,消费人选择了,又创造了口碑的传播效应。

当时我还羡慕嫉妒恨,心想,这万荣鬼子还真神了。

万荣人,在山西省的地域内,河东文化历史悠久。不仅因为出产笑话多,还因为这里人的思维模式,行事风格独特的表现,胡说想应该把她列为华夏的第57个民族。



山西万荣人有股劲儿,书面上江湖上说是正气。不准确,太高大上了。是争气,砧气,真气等,应该兼而有之。后来和屈启晓大爷相处熟了,身边恰有位万荣土生的年轻后生琢磨着,才读岀万荣人这股劲的内涵。其实也很通俗,万荣人的骨血里确有一种精神,就是"我能行"。别人犹豫,思考,掂量的时候,万荣人早做了决定,我行,我能行,硬着头皮也要干,任你说我是憨憨,愚蠢,愣头青,反正老子说能行。

我能行的文化成就了屈大将军。

回到家里和老婆捣歇,也提到过黄河京都酒店。老婆说,知道呀,是个万荣人,以前是个扛麻包的愣后生,大字不识几个。哦,传奇。胡说一直相信世间有个真理,吃苦受罪到一定的限度,智慧就诞生了。

屈启晓的历史还真是有这么一段经历。在物质短缺的时代,为了养活家口,喂饱肚子,他选择了最重的苦力,到面粉加工厂做搬运工。一麻包2百斤,憨劲儿上来,两包就放到了肩上。还别说,万荣精神上来了,力气会大,也当生产力。

有幸通过山西省品牌研究会张成龙会长结识了屈总。心有宏图,人有吉相。屈总根本不象个70来岁的老人。面容慈祥,精神矍铄。无论何时何地,他的一面微笑总定格在脸上。还真是缘分,一声亲切的屈大爷,也是对长者的尊称,也是对老哥由衷的敬仰。从此我们成了同频的忘年好友。

直至写本文为止,胡说没有认真的和屈大爷有模有样的聊过一次,从没做过采访。他总是很忙,大概从早晨4点起床,到晚间休息,象陀螺一样旋转。工作汇报,有人约找,电话沟通,社交活动等。没有好的身体,身上没有一种精气,一般人早累的散架了。

张会长一说起屈大爷,自然是钦服的五体投地。太厉害了,这个狼娃子!起初我以为是对屈总的文学形容。前多年时兴激励文化,但凡做成事业的人,都有狼图腾样的战性鼓舞,无所畏惧,拼搏厮杀。屈大爷能把企业做的风生水起,光彩四射,身上的确能感受到虎狼的气质。但后来听屈大爷讲,真有一段和野狼的缘遇。在他6岁时,正赶上夏收割麦子。突然有野狼窜进他家院子里,将屈娃子叼起来就跑。他父亲发现后,三两步冲过去,抱住狼身奋力搏斗。狼凶恶,万荣人更威猛。狼仓慌跑了。否则屈启晓的历史会重写。事情的确传奇,所以后来村里人叫他狼娃子。

屈启晓生在山西省万荣县的普通农民家庭。河东万荣,就在华夏母亲河黄河的怀抱里,又在黄河支流汾河阴岸。天赋人道,所以万荣人不缺的是大地的奶汁。农民的儿子离黄土近。他7岁上就跟着父亲下地,在黄河滩上游戏,骑在牛背上过黄河。黄河,黄土于是成了屈启晓一世的情结。每当和屈大爷聊起童年时的黄河黄土故事,他的眼里总是噙满泪水。爱的实在太深。

屈大爷有颗感恩的心。他总在赞美这个国家,这个时代。他没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能耐。他感恩自己生逢其时,遇到了改革开放,有了施展才华和力气的平台。

几百斤的麻包往肩膀上一扛,蹬蹬就踩上木梯上房。村里的好后生这种把式也不多。屈大爷当兵做将,一定也是骁勇善战,横刀立马的非凡角色。嗨,偏偏这五大三粗的后生,血肉里流淌的是文化的液体。小时候亏下了,没念了几天书。为了生计,早早地找了份营生上班工作了。原本他也没想过读书能改变人生,读书是命运的阶梯。反正体力活空隙,他喜欢看各样的书,好琢磨各类的事。弄诗吟词,断不了自己还比划几下子。久而久之,屈启晓还成了运城市粮食系统小有名气的秀才。靠着自己的努力,他改变了人生的轨迹,从劳力者变成了劳心者,被选拔进了办公室做了文员干事。

到了不惑之年时,屈启晓已成了运城市粮食局的中层领导。粮食局在运城市盖了一座地标大厦,有十多层吧。当时算是摩天大楼了。冠什么名好,领导釆纳了万荣人屈启晓的建议,叫黄河大厦。谁去经营呢,当然花落到能人屈启晓头上了。

这是1985年的事儿,屈启晓迈进了酒店餐饮业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
黄河京都酒店(投资)管理集团,现在已是山西省首屈一指的行业翘楚。产业已横跨到北京,海南,山西等多个省份。企业长成了巨人,也把当年的小屈摧残成今天的屈大爷了。再神武的人也难抵自然之手。

山西是资源大省,赶上了好时代,当然清华北大不如胆大。这多年暴发起来的多是以挖和炼为主。挖煤挖铁,炼铝炼钢。一般的小器量的都搞个小买卖,开个小卖部小餐馆。服务业发财很难,一碗一碗的积累财富,挣的是辛苦钱,良心钱。





屈大爷的发展之路如何的充满艰辛,他自己知道。餐饮界做大做强的不少,寿命长的实在罕见。屈启晓口口声声称自己是"店小二"。店小二是旧时代小饭馆跑堂的,头上戴顶瓜皮帽,肩上搭着擦汗的毛巾。任谁都可以使唤。一进门,小二,过来,爷要点菜。旋风一般就得过来,陪着菊花样的微笑,好嘞,来了…

如今屈启晓已是拥有多个亿资产的大老板。麾下有强大的管理团队,经营十多个大型酒店。他仍旧不丟店小二的本色,见人陪着笑,每天比鸡起的早,比狗睡的晚。

有人在网络上发贴说,如今这个社会颠覆了,穷人比富人活的好。再穷的也有一机在手,不缺白面不缺米,乐呵呵的躺在那里玩游戏,看直播,编抖音。而老板们个个像成了俄罗斯的人,姓压力山大,名愁眉苦脸。

尤其眼下近2年了,冠状病毒折腾的世界不得安宁。封城封路封小区,直至封机场封国门。谁哭的最厉害,餐饮服务业。没人吃了,没人住了。新闻经常爆料,餐饮大咖顶不住了。西贝莜面村亏多少亿了,餐界常青树的海底捞也快崩溃了。

屈大爷能不愁才怪。上千的员工等着喂奶。十多间酒店不运转不造血,就靠烧钱苦苦维持。我不曾听过屈大爷大倒苦水。但在我俩的微信私聊中,看过他从北京回太原的途中写下的一段感言。说京城为防疫车辆稀少,酒店门可罗雀。住宿五星酒店原来千元一晚,现在降成5百也没客源。住的人不来,吃饭的不来,酒店的日子怎么过。

字里行间,我感觉到屈大爷内心的流泪,一种无法释怀的纠结。在困难危机面前,方显岀英雄本色。屈大爷在天地掀起的尘烟中横刀立马,不乱阵脚。尽管黄河京都集团经营惨澹,但平时粮草充足,现金流畅通。企业仍然不拖欠员工的薪酬,正常稳妥的运营。

日子还在一天天艰难的过。屈大爷从高铁车站回到太原,一进门就召集会议,商量筹办"中国(阳泉)第6届山西面食文化节"事宜。一切都弄好了,准备开锣鸣炮启幕。一纸文件,因为疫情防控而缓办。屈大爷无奈的一笑,等等再弄吧。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,饱经天磨的老屈总是遇事不慌,猝然临之不乱。

从老百姓的眼光看,屈启晓可以说功成名就了,圆通圆满了。要钱有钱,要名有名。在搜索引擎百度上找"屈启晓",吓人一跳。没说企业家,倒是书法家,作家,诗人,而且还是国字头协会会员的帽子。鼎鼎大名的文化人。屈大爷的书法造诣已非常人企及,智慧之启悟,岁月的积淀,人生的理解融于笔端。他在道中舞墨,而不是有些职业的笔手术中耍技。他繁忙的工作间隙,炼笔数十年。除了书法之长,还写诗创作,对管理学的领悟和著述,留下了上百万的珍贵文字。



屈大爷的头衔和荣耀多的掰扯不过来。中国饭店业协会副会长,山西饭店业商会执行会长,太原旅游餐饮商会会长…。全国劳模,山西十大英雄人物,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,北京经协先进个人,五一劳动奖章…。胡说还逗屈大爷,扛这么多沉甸甸的重金属,你累不累哇。荣誉牌子每一块都很厉害,任何一块都可砸的我爬在地下。

见好就收吧,该歇了。子承父业。他有个优秀的儿子,有德有品有能。屈二代已然扛起了黄河京都集团的重任。

70岁了。就在70岁这年,屈大爷做了山西饭店业商会会长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名利有了。老屈想着给社会做点儿事情,给山西做点儿事情。他早有发心,将山西悠久的面食文化推广挖掘,让其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,成为百姓致富发展的一条宽路,也为山西省造一张闪光名片。一力主张之后,利用自身的影响,与饭店业同人,政府商务部门集体创作了"中国山西面食文化节”。

首届山西面食文化节成功在省城太原举办。影响力空前,人们感受到面食文化具有的魅力,山西人找到自己的自信。屈大爷还别出心裁,设计了一口百人同时操作的削面大锅,热气爆棚,震撼轰动,现场颁发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牌子。一场传播深远的展会,给山西赚足了文化气,展示了一碗面经济的广阔未来。政府没有掏钱。展会最后算下帐来,卖了吆喝,却实实在在亏损了200多万。屈大将军笑了笑,这窟窿我来填吧。老屈做了冤大头,但他心里有成就感,觉得做了该做的。有人问他以后还敢做吧,他说坚决做下去,面食节坚决办下去。长城精神万荣精神一样不倒,我能行。

迄今面食文化节已办了5届,屈启晓困难过了,辛苦过了,也开心的可以回顾了。面食文化节植根于三晋,北到大同南在永济,已逐渐开花结果。今年呢,又准备在晋东娘子关下,阳泉市举办第6届面食节。阳泉有一碗传统面食"抿曲",屈大爷说,还要请来中国饭店业协会会长,给山西的面食文化背书,把阳泉的"抿曲"卖出去。他心思的细腻,全维的视野,广博的胸怀,行内人不服不行。


2021年夏,山西饭店业商会换届,集萃了行内外的精英,调整了机制,组建了活力团队。新的时代,屈大爷很反对浇灌岀一个江湖老大。包容开放的集体智慧最大化。新的商会会长樊乐平是国资餐饮集团的掌舵人,沉稳厚重,谋划深邃。法人王晓奇老总经营的龙城国际酒店风生水起,活力四射,品业出色。大家渴望留住老会长屈启晓。因为他的人格,经历,智慧,影响力众望所归。屈启晓成了新一届商会的执行会长。站在他的身旁,听着他刚坚有力的声音,人人都有种踏实的感觉。70多岁的屈大将军,觉得该做的太多,路还很远。山西饭店业商会的三头协调领衔团队,目前已显现出机制优势。此范本值得各商协会同人捉摸。

由于相处的惯熟了,走近了,码字描写屈大爷,就觉得模糊不清了。觉得老人家很平凡,很有烟火气。那句古诗油然就冒岀来,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一个人能活成自己选择的样子,就超出了平凡。

别人学到老,干到老是句空话。屈大爷每天在践行。他的谦和来自于广阔的视野。天地广大清,才知自己如此的渺小。有钱有条件了,他带着老伴,儿女走世界,看天空,看海洋,荡涤胸襟,天涯砺志。

胡说愿和屈大爷相处,因为他是鲜活的学习标本。经师易得,人师难求。屈大爷做任何事都很认真,细节苛求。每一次发言讲话,至今仍要做案头工作。文字行句,甚至标点符号,抠的严格。这也是做人,企业管理的风格。正是他的“人哲”样板,黄河京都酒店企业集团才走的坚实稳定。员工都庆幸自己遇了个好掌柜。中国的企业寿命平均不过3年,黄河酒店已有32岁了。

前几天与屈会长约好,与山西饭店业商会樊乐平会长,商会法人王晓奇老总一起到山西德商汇聚聚,谈谈融合。一早晨屈大爷就去忻州保德县考察业务了,因为天气和路况等因素,他回来晚了。

屈大爷觉得自己做了没理的事情,在微信上一段一段的发道歉话。说自己错了,对不起了等。搞的我自己像犯了错误。一个长者又成功的人物,把信用看的如此珍贵,将微小的失信上升到如此高的成本。深深的打动了我,又感染了一招。

(2021.8.23.)



来源:胡说胡又说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优优简简,百怨不起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