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
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2338|回复: 0

[心情日记] 人,要省着点儿活

[复制链接]

2377

主题

281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0608
发表于 2020-8-28 18:03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西
本帖最后由 优简太原 于 2020-8-28 18:06 编辑

最近耳边老听到鸣响警钟,警惕粮食危机。没了吃的真可怕,忧患心一定要有。

昨天看到一组视频,是到非洲观光旅行的朋友,在非洲的一些国家游玩的现场直播。

描写一个字,穷,两个字,非洲很穷。人们生活的基本看头是吃饭、穿衣、住房。那里房子简陋的不如我们建筑工地的临建棚,基本看不到砖头,都是土坯墙,茅草顶,走风漏气,门框象洞穴,一进屋,实实在在是家徒四壁,除了睡觉的床板子就是锅灶台。

黑人很笨拙,两个大男人正在做饭,一位烧火一位烹调。饭简单的像一锅稠粥,还忙乱的做了2、3个小时。还有中国式火锅,大小孩子蹲在地下围着,火锅煮的沸腾,孩子们手中也没有筷子,直接在滚烫的水里抢捞食物。另一幕,在群羊包围的一滩泥汤一般污浊的池水里,男孩用塑料瓢舀起来咕咚咕咚的豪饮…。

非洲人的衣服很破。能让我们想起外国人访问大清朝年间的情景。几百年前所谓的"康乾盛世",远不象作家二月河的美化描述。马嘎尔尼参观团见街上的中国男女老少穿的破烂不堪,有的还是裸体。他们在街上垃圾堆里翻腾,寻找吃的东西。

幸亏非洲的气候炎热,热天养穷人。如果冰天雪地,难想他们要冻成什么样子。那里虽然穷,可男人有点能耐的,可以娶几个老婆,还可以鸡下蛋一样的随便生孩子。

有一点想不大明白,包括拍视频的朋友在画外音奇怪疑问,这些黑人很穷,但一个个活的乐呵呵的,没有任何困惑和忧愁写在脸上。


视频看过以后,心里酸楚楚的。世界上还有这么贫困的人,生活的如此艰苦。感叹之余,又很庆幸这辈子降生在中华国土,相比较下来就是天堂的活相。天堂的日子就是住在高楼巨厦,几十平米不知足,还天天羡慕嫉妒恨住别墅的。吃饭更是吃到美食无味,穿衣穿的不会了花色,专门在华服上人工磨出些窟窿眼露肉。

日子过的这么好,我们不妨站在街头仔细扫描,过往的男女竟然一个个心思重重,步履匆匆,找不到非洲人那样灿烂的笑容,那种单纯的质朴。

估计好多人还很羡慕那样的生活,有洁净的空气,有生活的本真,有充分的动物性释放。

但不会回到那个年代了。我们好容易从贫穷走出来,享受着物质的充裕,吃穿不愁了,住的舒服了,但新的烦恼又袭击过来,空虚,无聊,灵魂找不能居住的地儿。

发展的机器在高速运行,人类固有的贪婪,正把我们一步步带向未知。你不妨问一下周围的老小,什么美好呢,都在怀念过去,没几个说未来鼓舞自己。老百姓都在希望中生活,可是干活儿做事业的人却愁容满面,几乎成了口头禅,做事难,今年难,明年更难,越来越难。好像我们的前途和未来是专为对付困难活的。活着的压力太大了。难怪逼的好多人向往非洲,很想住到非洲土窝幸福去。

问题的根本是什么,是野心的负累。不知足。特别是我们想做世界老大的中国人,雄心勃勃要超越美国佬,做地球的领头羊。往下盘算,领头羊要干什么?想那么伟大。伟大了又要咋地活?

我们因为太贪婪,太能挥霍自己,太被物质绑架,太被钞票诱导,所以活的太累。

地球有三大难题永远困扰我们,人口,资源,貧困。急着也解决不了。

所以我们人啊,得俭省着点儿活,不着急,柴火慢慢烧。

许多人一直不理解,为什么要节俭的控制物质消耗,为什么要克制精神的无限渲泄。人啊,无度的消费自己,俗的说吧,就是不留余地,不留空间,能量守恒定律,自己的这点儿能量,这点儿柴火,烧完了拉倒。

天道忌盈,就是说的这个道理。

所以自古代圣贤到现代的哲人们,留下许多警句,让我们节制的生活,掂斤掂两去享受。

伟大的老子早在2千多年就提示过,人一辈子三句话要记住,一曰慈,二日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首先是慈爱,这是天道的内核,要对人好,对万物好,一颗善心守住,人就不会遭天谴,就不会倒霉。其次是俭,这是生存的办法,珍惜大地的施舍,有好用的好吃的美好的享受,省着点儿消费,多想贫困的人们,有利他心,多给自己的明天积福。还有说不敢为天下先,就是不争冠不抢别人的风头,紧紧地按住自己的头角。这实际上也是对荣誉的节制,是警示对虚荣的追求不能疯狂,过度以后会引火上身。

现代哲人总结了中西方的哲学经典,总结出必须记住的5句话,其中一句就是,施舍是智慧,缺陷是恩惠。为什么缺陷是好呢,我们生活中不是追求完美嘛。天道螺旋,完美最接近毁灭。这是人性,也是自然规律。刚看过一篇短文,她的标题就是;要想尽快毁灭它,就把它包装的完美。有的人不信这个邪,美好到极限还能害死人不成?老百姓的嘴里早就跑火车了,人没有受不了的罪,但有享不了的福。古今中外自杀寻短见的人,两种类型的居多,一是生活走投无路的,是弱者和懦夫一类。二是生活完美的人,找不到生活的任何乐趣了,抑郁了,然后选择了从楼顶上飞跃下去,融化到蓝天白云中了。

美好到极限,总要让你遭罪。

一段俗的场景,一直在脑海中留有印记。童年的时候,跟外婆生活在乡村。我发现外婆特别的小气。每天饭后洗碗,锅碗瓢勺一堆,按说屋后就是水井,挑水也不花钱,可洗碗用的水那么的俭省,一水两水,回忆起来总是洗涮不好。不象现在的人,厨房做顿饭,冲刷碗筷卫生一轮下来,没有半吨也有百斤。我们一旦水倒的多了,包括洗脸盆用的水宽些,外婆总是念叨,糟蹋,糟蹋了,也不心疼。也不浪费金钱,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,不就一口水,浪费什么呢?

今天大概才明白,这是一种骨子里的度量,是对天物的珍爱、节制,其中充满了尺度不来的智慧。

非洲今天的人口泛滥,是他们无节制的后果,他们的贫困,他们物资的匮乏,是大自然对他们的报复。过去他们也美好过,他们把树砍了,把动物吃了,老天都知道。贫穷看着是自然灾难,是统治者的无能,是民众的懒惰,根由是天地的不和谐。人们对资源的无度掠夺挥霍,这是罪恶。

全球气象的“厄尔尼诺”“拉尼娜”现象,都是人类自己造下的罪孽。碳排放,南北极冰山融化,全球变暖,反常恶劣的灾害频发。

我们的城市周围,河流干枯,矿坑遍地。大家都疯狂地为GDP展开竞赛。我们的消费无止境的升级,贪婪和占有欲无限的膨胀。

在我们每个单元家庭里,各种电器代替了我们以往的手脚劳作,机器嗡嗡作响,自来水管哗哗的流,布满顶棚的华灯齐放。活在舒服的环境里,我们身心愜意的同时,是否也应该多一份闲着的思考,正如佛家说的,你享受美妙的时候,无节制挥霍自己的时候,就对地球的资源,对造化和天赐多了份业障。

所以你要有节制的生活,明白这是对天地的一种责任。具体怎么做呢,那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,简单的生活。把不该浪费的灯光关闭,听着哗哗流失的水要心疼,一盘盘扔掉的饭菜,你要知道内心有不安。荣誉和名利,也省着点儿消费。

胡说了这么多,也许你不会疼痒。天地间劫数难逃。无须说大道理。你一生吃多少,穿多少,花多少都是定数。为了在阳间多活些岁数,省着点儿对你好。

无量佛!
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优优简简,百怨不起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